|
首次亏损!高端零食良品铺子,为何降价也难掩颓势?发表时间:2025-02-28 12:00 1月21日,零食巨头良品铺子披露了2024年的业绩预告,预告显示,预计实现净利润-4000万到-2500万,扣非净利润-7000万到-5000万。对比2023年1.8亿的净利润、6514.18万的扣非净利润,良品铺子2024年业绩由盈转亏。 ![]() 对于业绩亏损的原因,良品铺子将主要原因归结到“降价”上。良品铺子称,2024年公司遵循“降价不降质”方针,进一步在门店渠道对部分产品实施降价策略,并在产品结构上进行了调整及新品类的尝试,售价下调及产品结构的调整影响了公司的毛利率,因此公司2024年净利润表现为下降。 ![]() 诚然,良品铺子给出的理由也说得过去,产品降价确实会对毛利率造成影响,但产品降价也会带来销量的提升。 在“以价换量”的推动下,良品铺子的业绩应该有所改善才是,为何2024年的业绩却由盈转亏?从2023年11月推行至今,良品铺子的降价策略已经推行了1年多,但仍然没有见到成效,难道是降价策略失灵了吗?业绩由盈转亏之后,2025年良品铺子能否迎来复苏? 降价策略溃败? ![]() 对良品铺子来说,降价更多是一种无奈之举。 “当下,摆在我们面前的不仅是活得困难的问题,而是活不活得下去的问题。” 2023年11月,良品铺子的新任董事长、总经理杨银芬发布致全员公开信,直言公司经营出现困难,已经面临生存问题;随后,杨银芬便宣布良品铺子各渠道300款产品将同步实施降价,平均降价幅度为22%,最高降幅为45%。 ![]() 过去,良品铺子的定位一直是高端零食,产品全面降价意味着良品铺子主动放弃了高端零食定位,经营战略转向追求“性价比”。 尽管品牌方拿出满满诚意,但实际效果却显得不尽人意。不少消费者认为,由于降幅有限且促销产品主要集中在特定款,降价整体吸引力较低。 ![]() 对于一向以‘高端’著称的良品铺子而言,降价可能会对其品牌定位产生双面影响。 降价虽然吸引了部分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,但对原本认可良品铺子品牌及产品品质的消费者来说,降价策略削弱了品牌价值的认同感。此外,如此降价还会让消费者怀疑此前标价的真实性,同样对品牌形象有负面影响。 ![]() 要知道,降价的目的是以价换量,虽然降价后毛利率会下滑,但可以带来营收的提升。只要营收提升的幅度足够大,就可以弥补毛利率下滑对利润的折损。但是,去年前三季度良品铺子的营收却是不升反降的,从这一点来看其降价策略不但没有效果,甚至还起到了反作用。 随着降价策略的“溃败”,良品铺子也变得越来越艰难。 高端零食的危机 ![]() 近年来,食品安全问题频发,良品铺子多次被曝光。具体问题包括产品发霉变质、异物混入等。 尽管良品铺子始终强调其对产品质量的严格管理,这些负面报道无疑给其品牌形象带来了沉重的打击,同时,消费者对它的信任也遭受了下降。 加之此前“酸辣粉”配料表事件品牌公关不力带来的负面影响,良品铺子正在一片“声讨”声中被消费者“抛弃”。 ![]() 曾经代表着高品质象征的精美包装和昂贵价格,现在却变成了消费者抱怨的焦点。消费者对良品铺子标榜的“高端”形象与实际产品品质之间的差距感到不满。凭借低廉的价格和丰富的产品线,一些新兴的零食批发品牌迅速在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。 与此同时,大股东却将套现作为首要任务。自公司上市以来,已累计减持11次,减持总额逼近15亿元人民币。 寻找新的突破口 良品铺子在探索多种转型策略,降价只是其中之一。 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日益成熟,对“高端”的理解已不再局限于高昂的价格,而是更加注重产品的品质和所提供的服务体验。 ![]() 为了真正获得消费者的青睐,良品铺子必须寻找到价格与品质之间的最佳平衡点。 良品铺子长期依赖代工和贴牌生产模式,虽然这有助于降低成本,但产品质量的控制却变得困难。 ![]() 为了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与安全性,良品铺子必须强化对代工厂的监管,并构建更为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。 过分追求“高端”形象,而忽视了相应的产品和服务质量,最终只会导致事与愿违的结果。 |